10月24日至26日,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导师培训班在昆明理工大学举办。此次培训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翻译协会主办,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承办。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安阳师范学院、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近80位MTI学位点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训。
在10月24日上午举行的开班式上,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殿文出席并致辞。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张爱玲、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徐天瑞、云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主要负责人、培训授课专家以及MTI导师参加了开班仪式。

黄玉龙在开班仪式上指出,中国译协联合全国翻译专业教指委举办MTI导师培训,让翻译教育与行业需求、国家战略深度衔接,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求的高端翻译人才奠定基础。刘殿文表示,昆明理工大学高度重视翻译专业学位点建设和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工作,学校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加深与全国各兄弟院校的协同合作,携手共探翻译人才培养新路径,共促翻译学科高质量发展。

本次培训为期三天,以专题讲座、技能提升、案例研讨、现场教学、互动交流等多元形式展开。邀请了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翻译专业教指委专家委员会主任黄友义、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张爱玲、外文出版社英文审定稿专家黄长奇、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陶友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王巍巍、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管新潮分别围绕“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培养融通中外的高端翻译人才”“新时代背景下的MTI教育——理念与路径”“以AI助力翻译实践,迎接翻译的高端时代”“MTI毕业设计探索——翻译报告撰写与案例分析”“AI时代的口译教学与测评”“AI赋能翻译技术教学实践”等主题开展专题授课。



本次MTI导师培训还结合昆明地域优势及特色,中国译协依托“译介工程”,举办了公示语翻译与国际语言环境建设研讨会,聚焦城市公示语翻译规范化建设主题。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礼宾翻译处相关负责人和昆明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礼宾处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云南省和昆明市公示语翻译建设情况。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欧洲学院院长、北京市翻译协会监事长蒋璐、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文化多语种译介研究中心主任杨红英分别作了有关公示语规范和翻译实践的专题报告。专题研讨促进学员对翻译理论认知与翻译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推动翻译人才培养与地方国际交流需求高效适配。

学员们表示,为期三天的培训兼具前沿性和实效性,对明确MTI教育发展方向、优化培养模式、提升翻译人才培养等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培训为参训学员搭建了集理论研讨、经验共享、实践赋能于一体的高水平学习交流平台,对推动MTI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