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至28日,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组织2024级74名本科生赴学校多个工科学院开展《工程认识实习》课程实践教学,旨在拓宽学生科技视野,强化文理、文工交叉融合学习的意识。本次实践教学由英语系副系主任胡权博士担任课程负责人和带队教师,班主任茶秋思博士、黄漪澜博士及沈和博士随队负责实习安全管理。
实践首站,师生一行赴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参观了发酵实验室、制药工艺实验室及多种精密分析仪器平台,通过实地观摩和现场讲解,对生物技术与制药工艺的实验流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参访团第二站来到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听取了有关人才培养、科研布局与发展规划的介绍,获悉研究院以人口健康为导向、聚焦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研究的特色,深入了解了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症和自闭症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对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体会。

在机电工程学院复杂机电系统智能控制研究所,师生先后走访智能控制、无人机系统及机器人控制等多个实验室,通过现场演示与互动交流,逐步理解语言代码与智能控制之间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对机电系统实际应用的认知。

最后一站,师生访问了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云南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接触了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语义识别与合成、图像识别等一批前沿技术,深切感受到语言学科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

本次《工程认识实习》课程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对科学技术与工程应用的基本认识,将语言教学与科技应用有机融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为未来高质量语言服务科技传播奠定基础。这一教学模式是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以“文工融合”为方向的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着力推动语言学科与人工智能、脑科学等前沿领域的交叉融合,旨在培养融通语言能力与科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英语系胡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