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开展2025年第五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读书会”。
文学专题读书会于9月24日在博文楼402举行。主讲人是2024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文瑾,我院王军伟教授担任特邀嘉宾。张文瑾围绕马丁·海德格尔的《诗·语言·思》中《诗意地居住》一文,介绍了海德格尔的生平,并结合相关例子和荷尔德林的诗歌,探讨了诗意地居住的概念、抵达的途径以及相关问题。王军伟教授在总结和点评中进一步向学生们解释了海德格尔的思想,结合孟子关于善的观点,鼓励学生们基于《诗意地居住》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通过此次读书会,硕士研究生们围绕经典著作展开讨论,不仅加深了对存在主义哲学和海德格尔思想的了解,更让学生在思想碰撞的火花中不断探索,拓展了其学术认知,为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奠定基础。
语言学专题读书会于9月25日在线上开展。本次读书会由2024级硕士研究生徐秀芳主讲,特邀我院邓东元教授担任点评嘉宾。读书会围绕David C. Thomas与Kerr Inkson合著的Cultural Intelligence: Surviving and Thriving in the Global Village展开,系统梳理了“文化智力”(CQ)的理论框架、实践路径以及在中国语境下的反思。通过对比智商(IQ)、情商(EQ)与CQ的核心差异,强调CQ不仅引导我们管理自我与关系,它更是驱动我们在文化差异的碰撞中,能够重塑行为边界。总结环节,邓东元重点阐释了CQ四因子模型,即Drive(动机)、Knowledge(知识)、Strategy(策略)、Action(行动),并给出三大情景任务,引导同学们进行分析;最后,邓东元要求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充分将Drive-Knowledge-Strategy-Action四步升级路径运用到实际场景分析当中,整场活动在“知—思—行”的闭环中结束,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参与。本次读书会为师生们持续深耕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开拓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