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引导2026届毕业生深入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和地方人才需求,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2025年6月30日至7月2日期间,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组织师生实践团队赴昆明市多家企业单位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本次活动由院党委副书记孙冠华带队,团委书记李雪瑜、学工办副主任刘芋蔓、本科生班主任张星围以及22名2026届本科毕业生参加活动。
活动前期,学院组织团委、学工办教师积极对接企业负责人,精心安排活动行程,全面动员学生投身社会实践。6月24日上午,学院召开暑期社会实践动员会。孙冠华副书记与李雪瑜老师详细介绍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具体活动方案,并作动员讲话。孙冠华副书记向全体参加活动的学生提出三点明确要求,一是严守纪律,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和单位的参访要求;二是积极参与,提前制作个人简历,活动中主动与企业负责人沟通研讨,深入了解外语人才就业形势与市场需求;三是深入思考,根据本次活动科学规划个人职业发展路径,拓展就业思路。当天下午,李雪瑜老师及10名学生代表在红土会堂前广场参加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
职途指引启新程 学海扬帆探基层
6月30日上午,实践团队首站走进昆明市官渡区金马街道东骧社区,深入了解基层治理模式。东骧社区党委书记李玲玲介绍了该社区独具特色的“1+1+4”暖心桥服务体系以及精细化网格治理模式等内容,向师生团队详细讲解了社区如何通过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重点群体需求、整合各方资源等方式,探索构建新型社区服务模式,全方位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理念,不断赋能基层治理。

随后,团队与社区党委以“校社携手共育 解锁躬践新风”为主题开展座谈会。同学们结合自身体会和近年的“考公热潮”等话题,围绕“社区网格治理的重难点”“青年大学生如何参与社区治理”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李玲玲书记一一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拓宽就业思路,将个人发展愿景与地区人才需求相结合,结合工作实际对大学生如何参与基层治理提出了意见建议。此外,孙冠华副书记结合近两年学生就业趋势,围绕学生实习实践、语言服务等内容与李玲玲书记开展洽谈,初步达成了多个合作意向。

规划赋能明前路 研学拓界探未来
6月30日下午,团队前往知名语言教育机构新航道公司进行深度参访学习。新航道昆明学校前程留学负责人李明屿 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语言服务行业阅历与个人职业发展轨迹,为团队带来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翔实的大学生职业规划专题讲座。李明屿老师梳理了近三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详细分析了外语类人才,特别是英语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多重机遇与挑战。他详细介绍了国内升学和境外升学的路径特征和具体优势,鼓励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学业情况和职业发展定位来进行选择;同时,他深入剖析了当前翻译、教育、外贸、跨境电商、国际传媒等领域的就业趋势与发展潜力,鼓励同学们树立多渠道就业观念。
讲座结束后,团队教师围绕讲座内容,结合学院近三年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答疑解惑。孙冠华副书记指出,同学们要明确自身优势与待提升空间,在职业选择中避免盲目跟风,结合实际情况深化对考研升学与就业的理解,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科学规划个人的职业发展路径。


市场观澜知风向 跨境乘风启新途
7月1日下午,团队前往云南(昆明官渡)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进行参观访问。活动前期,孙冠华副书记与昆明市官渡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进行了充分的对接与沟通。通过人社局牵头,团队一行与昆明市就业促进会、云南海普优闻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昆明厚致百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昆明飞蓬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代表性单位的负责人开展座谈,双方围绕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与职业发展路径展开充分的讨论和沟通。座谈会上,孙冠华副书记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办学历史、人才培养特点以及本科生就业情况,表达了深化校企合作、输送优质人才的期望。同学们就“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与短板”“跨境电商行业的机遇与挑战”“海外就业市场和人才需求情况”等话题进行提问,与会的企业负责人详细解答了各类问题,鼓励在场学生聚焦实践探索、突破专业局限、紧跟国家战略、重构就业观念。


随后,团队一行人前往昆明飞蓬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带领师生参观了跨境电商直播间,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情况。通过实地参访,师生们深入了解了跨境电商的相关岗位、工作形式以及具体的产业链条,全方位了解了行业的运作流程。参观过程中,孙冠华副书记与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就共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跨境电商直播大赛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一致表示,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跨境电商实习实践项目,进一步推动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学生到相关领域就业赋能。

参访咖园观业态 寻香花海拓新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本次社会实践的最后一站旨在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咖啡产业、花卉产业等云南特色产业,将区域发展需求融入暑期社会实践学习内容,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充分对接,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本领。
7月2日上午,团队一行前往云南咖啡厂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云南咖啡厂的发展历程,参观了咖啡豆生产车间等核心区域,了解了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以及该单位打造的“云啡”品牌在咖啡文化推广与电商运营方面的创新实践。



当天下午,通过校友牵头,团队转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技术创新中心和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进行参观,实地考察鲜花培育流程,深入了解云南花卉产业的独特优势与显著成就。随后,团队师生与云南云花数字产业集团总经理董文怡等中高层干部开展座谈。双方围绕外语类学生就业形势与核心技能培养展开深入讨论。董文怡总经理表示,在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背景下,外语专业学生需要立足本专业,主动拓展其他技能,强化沟通、组织及适应能力,转变择业观念,努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孙冠华副书记鼓励同学们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把握地区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创业创新实践。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是学院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活动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将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紧密对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有效深化了青年学子对地区发展情况和就业形势的认知,引导学生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广泛开拓就业渠道、优质岗位和就业机会,为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质增效。
供稿:学工办